魏清德,號潤庵。出生在書香世家,從小受傳統文化的薰陶,有良好的古典文學基礎,日治時期又在總督府國語學校接受西式教育,具有漢、日雙語能力。畢業後擔任《臺灣日日新報》的記者,後升為漢文部主任。並常在報紙上發表詩作、翻譯和改寫的西洋小說等文章,對於當時文壇有著極大的影響力,現今也能在各地廟宇看到他的詩文、聯文。除報社外,還擔任過「瀛社」社長,著有《尺寸園瓿稿》等詩集,文才受日、臺雙方文人的肯定。1963年,與于右任等人代表參加「國際桂冠詩人協會」,獲得臺灣「桂冠詩人」的美譽。
魏清德除了是著名的詩人與書畫鑑賞家外,還致力於推動藝文發展,在臺灣美術運動萌芽的時期,扮演重要角色。同時,收藏了許多書畫作品,主要是清代居住在臺灣文人的作品,或是平日與中日臺的政治家、學者、記者、詩人等知識分子,因互贈詩文書畫,而收的水墨、書法作品等。為當時仕紳、書畫家、詩友等名人之間相互往來的活動情形,與不同文化價值交流留下重要的歷史紀錄。
-
約1910年入報社後攝,青年時期魏清德寫真。(魏拙夫先生提供。黃美娥,《魏清德全集》,臺南: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3,頁12)
-
1932年間,中年時期魏清德寫真。(魏拙夫先生提供。黃美娥,《魏清德全集》,臺南: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3,頁12)
-
約1960年間,晚年時期魏清德寫真。(魏拙夫先生提供。黃美娥,《魏清德全集》,臺南: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3,頁14)
-
1909年攝於新竹家門前,魏篤生家族照,後排右一為魏清德。(魏拙夫先生提供。黃美娥,《魏清德全集》,臺南: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3,頁50)
-
1938年攝於家門前,魏清德家族照,前排右二為魏清德。(魏拙夫先生提供。黃美娥,《魏清德全集》,臺南: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3,頁59)
-
1934年攝於圓山神社鳥居前,長子魏火曜結婚,前排左起第十為魏火曜、十三為魏清德。(魏拙夫先生提供。黃美娥,《魏清德全集》,臺南: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3,頁56)
-
1939年攝於圓山神社,次子魏炳炎結婚,前排右起第六為魏炳炎、八為魏清德。(魏拙夫先生提供。黃美娥,《魏清德全集》,臺南: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3,頁61)
-
1929年新竹書畫益精會第一回全島書畫展覽會紀念寫真,前排右一為魏清德、二排右六為尾崎秀真。(魏拙夫先生提供。黃美娥,《魏清德全集》,臺南: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3,頁73)
-
1952年瀛社迎春雅集,前排右一為魏清德、右五為于右任。(魏拙夫先生提供。黃美娥,《魏清德全集》,臺南: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3,頁78)
-
1960年魏清德父子與于右任合影,左起魏炳炎、魏清德、于右任、魏火曜。(魏拙夫先生提供。黃美娥,《魏清德全集》,臺南: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3,頁82)
<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