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歌川,出生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,從小夢想成為科學家,所以喜歡發明和實驗,造就他在藝術上不斷求新求變的性格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擔任以漫畫、刊物等政府戰務宣傳的工作,30歲以記者身分至臺灣定居,多年來投入冰裂紋蠟染畫、水墨畫、油畫與複合媒材等創作,參與「中國水彩畫會」、「中國攝影學會」等等畫會的組織,並推動臺韓文化交流,為臺灣的藝術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,也同時開始身為藝術家的志業。
44歲時,他將古老蠟染工藝與現代繪畫結合,研發出革新的「冰裂紋蠟染畫」技法,並把這些新法帶到世界各地教學、展出;69歲接觸佛教禪宗的思想,開始創作「達摩禪畫」,將菩提達摩法像,從固有的嚴肅形象轉化成千姿百態、可愛的模樣,實踐以畫弘法的願望;71歲接觸到國外複合媒材創作,透過不同的顏料構圖,組合出「多媒材畫」,常見於其荷蓮與向日葵作品中;87歲提倡「水墨畫油彩化」,以油彩代墨,以布代紙,結合東西方技法,期望將傳統水墨畫推向國際。
黃氏終其一生不斷追求創新與突破,希望為傳統文化找出新路,進行古今文化的跨域創作,藉由新的媒材和現代的表現手法,融合東西方的繪畫技法,以探索東西方藝術交流的契合點,增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,是臺灣藝術界跨域融合的先鋒。
-
1964年,45歲的黃歌川影像。(黃河清先生提供)
-
1957年,於華美協進社臺灣分社舉辦首次個展實況,由美國新聞處特派記者採訪,於海外發佈新聞。(黃河清先生提供)
-
1960年,為促進臺韓文化交流,協助白陽畫會畫家率團來台並合影。白陽畫會會長金晴江(中前站者)與黃歌川(前排最右)、楊英風(末排左起第4位)。(黃河清先生提供)
-
1963年,黃歌川(左站立者)擔任中國畫學會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辦之「美術研究班」教務主任指導學員情形,攝於史博館。(國立歷史博物館,《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》,臺北:國立歷史博物館,4期,1965/12,頁40)
-
1967年,水彩畫會參展合影,左起:席德進、王藍、張杰、黃歌川。(黃河清先生提供)
-
1968年,獲攝影大師郎靜山頒發「中國攝影學會」碩學會員,獲獎後合影。(黃河清先生提供)
-
1970年,中國畫學會於史博館舉辦會員大會暨金爵獎頒獎合影。左起:吳平(國畫獎)、呂基正(油畫獎)、黃季陸(教育部長)、馬壽華(理事長)、胡笳(水彩獎)、李錫奇(版畫獎)、黃歌川(最佳服務獎)。(黃河清先生提供)
-
1971年,黃歌川作品贈予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(NASA),與美國「阿波羅12號」三位登月太空人合影。(黃河清先生提供)
-
黃歌川與何浩天館長合影。(黃河清先生提供)
-
1971年至2008年,前往加拿大、馬來西亞與韓國,以及國內各地,傳授冰裂紋蠟染密法,授課情形。(黃河清先生提供)
<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