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靜山,出生於江蘇淮安,自幼喜歡傳統書畫藝術,又因父親帶回一臺照相機,讓他有機會認識到這個西方科技的產物。在中學時,受到李靖蘭老師的啟蒙,開始學習攝影原理與暗房沖印的技術。年輕時,曾擔任攝影記者;37歲參與發起「中華攝影學社」(華社),39歲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學開設攝影課,開創中國攝影教育的先河,並舉行首次個人攝影展,作品《柳池弄艇》入選日本第5屆國際寫真沙龍;40歲時和兩位好友舉行三友影會義賑攝影展覽;來臺後,62歲「中國攝影學會」在臺灣復會,前身為華社;又舉辦許多攝影學會的活動,並引進國際沙龍影展;74歲更成立亞洲影藝聯盟,每兩年會舉辦一次交流影展。終其一生,郎靜山都致力於攝影的藝術創作與發展,獲得無數獎項。
郎氏早年攝影作品多以花鳥靜物、風景與人體為題材;後來為了扭轉外國人多拍中國人纏小腳、吸大麻的醜惡影像,所以把他拍攝的照片利用暗房沖洗技術,將不同的照片依照自身的想法把需要的畫面拼在一起,然後組成一個新的構圖組合,展示中國文化藝術優美的一面,並稱之為「集錦照相」(集錦攝影)。郎氏在世界攝影史上具重要地位,並獲國際攝影藝術聯盟「藝術大師」頭銜。
-
104歲的郎靜山。(莊靈攝,典藏編號:94-00355)
-
1994年郎靜山與家人穿戴攝影棚中的新娘頭飾於上海攝影公司留影。(周志剛,〈攝影大師郎靜山的一生〉,《歷史文物》,No.33,國立歷史博物館,1995年5月,15頁)
-
1928年「華社」社友合影於時報館3樓大照相室。(郎靜山基金會提供,2021年成立於加拿大)
-
1977年9月27日郎靜山與「華社」創社老友黃堅於臺北歷史博物館庭院合影。(郎靜山基金會提供)
-
1960年暗房中的郎靜山。(孫維瑄,〈觀郎靜山的東方情境與時代性〉,《名家‧名流‧名士:郎靜山逝世廿週年紀念文集》,臺北:國立歷史博物館,2015,160頁)
-
郎靜山青年時期獨照。(郎靜山基金會提供)
-
郎靜山中年時期頭像。(郎靜山基金會提供)
-
郎靜山與其Graflex相機。(郎靜山基金會提供)
-
郎靜山晚年時期工作情形。(郎靜山基金會提供)
-
第1屆亞洲影展。(圖片來源:《亞洲影藝第一次會議》,國立歷史博物館,1966)(廖新田,〈風格與風範:名家、名流、名士郎靜山在臺灣〉,《名家‧名流‧名士:郎靜山逝世廿週年紀念文集》,臺北:國立歷史博物館,2015,254頁)
-
1960年郎靜山(右一)於巴黎與張大千先生(右四)、趙無極先生(左一)會面。(郎靜山藝術文化發展學會提供)
-
1960年郎靜山在巴黎與我國知名歌劇音樂家「蝴蝶夫人」費曼爾女士於演出化妝室合影。(郎靜山藝術文化發展學會提供)
-
1984年郎靜山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我國知名歌劇音樂家「蝴蝶夫人」費曼爾女士再次會晤。(國立歷史博物館檔案照片)
<
>